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移动的思政课”让理论教学“活”起来

文章来源:中国报道发布时间:2025-04-21浏览次数:10

近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00余名青年大学生走进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移动思政课”。自该校和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共建“海韵铸魂”微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以来,联合开展了系列活动,港口博物馆以深厚的海洋文化和港口历史为载体,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让理论教学“活”起来,使青年学子在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

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在馆内通过实物展陈、VR技术还原的港口作业场景,感受中国港口从古至今的辉煌历程,理解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和“硬核力量”背后的精神密码。

从古代港口展区到近代港口展区,讲解员结合文物讲述港口进步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现代港口成就展厅前,青年学子感受“数字化港口”的日新月异,体会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这种“边走边学”的方式,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

参观同时,同学们还聆听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会理事白俊峰所作的《盘山北少林寺的历史沿革》的主题报告。

以海为韵,以史铸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港协同、联建联动打造思政教育新范式,成为知行合一的“第二课堂”。“海韵铸魂”微学院与港口博物馆合作,是学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关键一环。未来,双方将联合开发更多思政“实景课堂”,推进“移动的思政课”持续走深走实。(胡细华、卢董董)

供稿(素材)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媒体报道: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移动的思政课”让理论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