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研讨会作经验分享

文章来源:教务处、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1-07浏览次数:139

1月6日,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研讨会暨县域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经验交流及推广会在浙江金华召开。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指导,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承办。此次会议得到《中国教育报》、《大学教育科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智库联盟等多家单位共同支持。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林宇、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荣誉主席、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董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王小梅,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陈达、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祝鸿平等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吸引了来自全国近百所职业院校领导、学者及期刊媒体嘉宾参加,与会代表围绕“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主题探讨职业教育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与创新实践路径。

校长张启富受邀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县域特色产业学院“三同”模式的“工商实践”》的经验分享,介绍了我校下沉县域办学、服务产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办学理念、具体举措和良好成效,受到了参会领导、专家和职教同仁的高度评价。

张启富首先介绍了我校下沉县域办学、创建宁海学院、慈溪学院的动因与历程。2003年,我省实施“八八战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这一发展战略,基于浙江省、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我校为推动专业结构从“以商为主”向“工商并重”转型,先后下沉中国模具之乡——宁海和中国小家电之都——慈溪,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建了宁海学院、慈溪学院,经过18年的探索与实践,发展壮大了以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制造类专业,实现了专业结构转型、提升了服务产业能力、助力了共同富裕。

张启富阐述了我校探索的县域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三同”模式。一是“同建”,包括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对接产业发展专业、中高职学校纵向一体化、校企合作横向一体化等举措。二是“同管”,相关各方通过县校合作会商委员会、特色产业学院理事会、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领导小组等共同管理。三是“同享”,包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建设水平,为县域主导产业提供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高水平技术服务、技能培训,以及传承和繁荣县域文化等。张启富还指出,学校将持续扎根县域、服务县域,依托县域主导产业优化专业布局,进一步推动学校专业结构从“工商并重”向“以工为先、工商融合”转型。

据悉,此次会议有四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经验分享,我校下沉县域的办学实践为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呈现了高职教育与县域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赢的“工商”案例,为兄弟院校在县域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方面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与方法,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了“工商”智慧与“工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