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梅库布亚纳大学“中国文化+直播技能”培训项目顺利结班

文章来源:国际交流合作处发布时间:2024-11-05浏览次数:120

2024年10月21日到11月3日,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印尼丝路学院建设方案,我校为梅库布亚纳大学第二批来访的学员开展为期2周的“中国文化+直播技能”培训,通过基础汉语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体验、直播教学、内容创作、企业走访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TikTok等直播平台的营销策略和运营方法。

国际交流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联合组建了培训项目课程开发师资团队,为同学们量身定做了Chinese Language、Live streaming and new media、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ining等课程,组织学院赴国医堂、石刻博物馆、华茂艺术馆、城市展览馆非遗基地和文化艺术实践基地开展中国文化实践教学,赴得力集团、前洋直播中心等中国出海企业和电商龙头企业参访,让学生用最直观的方式了解中国出海企业,了解宁波的风土人情、经济、政策法规。

开展中国文化教学 体悟非遗魅力

在天一广场药皇殿,学员们在校内教师和校外非遗传承人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参观了这座天一广场内唯一现存的中国传统历史建筑,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市级非遗项目“药皇圣诞祭祀仪式”的文化内涵。在莲桥第历史文化街区,留学生们利用各色粗布、艾草、青蒿等成分的中药粉末、锤柄、麻绳、橡皮筋等,在市级非遗项目“宋氏妇科”第39代传人宋贝尔的指导下,做起了养生锤。制作过程中,宋贝尔一边讲解,一边动手演示。学员们也紧跟老师的指导步骤,把各色粗布平摊在桌面、中药粉末倒入粗布三分之一处,捏成一个紧实的圆形,再将木柄与药粉包固定,然后用麻绳进行缠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个个形似话筒的养生锤便制作完成了。同时,学员们还学习到,养生锤始于《黄帝内经》中的“导引按跷”术,用它轻轻敲打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疏通经络,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疲劳之效。制作好的养生锤会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有宁神理气、安神助眠、驱蚊驱虫的作用。

在枫园社区,学员们观看了省级非遗项目“黄古林草编技艺”的英文介绍片,了解了从草编的起源,到它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的历史文化。在非遗草编展台展出的草帽、草篮、草扇等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引起了学员们的浓厚兴趣。老师逐一为他们展示了草编小成品,并向学员们详细阐述了这些作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功能。每一件成品背后所蕴含的智慧与匠心,让留学生们赞叹不已,他们被这份源自自然、归于生活的美学深深吸引。在“新枫尚”手编共富工坊志愿者团队的指导下,学员们拿起蔺草,跟着师傅们的手法,一步步尝试编织。从最初的笨拙到逐渐熟练,每一张专注的脸庞上都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亲手触摸与编织,学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非遗的魅力。

在石刻博物馆,学员们参观了包括宁波市级非遗“梅园石刻”在内的7500余件石雕展品。大家一进展厅,就对各种石雕作品上的龙和狮子的造型产生了兴趣,纷纷猜测这些石雕的用途。老师对龙和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石雕摆放的场所等一一做了介绍,还专门提醒大家注意宁波本地石狮子的表情特点。大多数学员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石雕作品,纷纷上前拍照。接下来,大家还参观了石碾、磨盘等各种石雕农耕作品,在一个直径5米多的大磨盘前,四五个学员还饶有兴趣地共同推起了碾盘。最后,大家还参观了篆刻拓印教室,了解了拓印的工序和用途,并亲手体验拓印。此外,在学校图书馆书画角、体育馆练功房、智慧教室等处,学员们还体验了中国传统软笔书法、水墨画、太极拳、印章篆刻等多种传统文化技艺,可以说,这几天的中国文化内容为学员们们呈现了一场非遗的饕餮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文化课程安排相较去年有了新变化。首先是文化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去年多数文化教学只安排了外出实践和体验,而今年为了更好地让学员们系统性地了解宁波非遗的内涵,在外出实践前,安排了文化比较、教师讲解、视频介绍等环节,通过“理实结合,知行合一”的方式开展文化教学。其二,文化体验的合作对象更多元化。和去年学校只和非遗传承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不同,今年的合作对象更为多元。除了非遗传承企业外,还和政府相关部门、文化交流协会、社区等开展合作,让学员们能够在更多不同的场景体验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拓宽了学校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的建设渠道。最后,今年的文化教学还充分发挥了本校教师的文化技能特长。擅长传统书画的老师开展软笔书画体验,懂得篆刻的老师负责印章篆刻教学,会武术的老师开展太极拳教学……可以说,不同特长的老师们在各自擅长的赛道里发光发热,为本次印尼团组来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开展直播技能培训 演练带货技能

在新启用的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工作室内,传播与策划专业老师为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课程的核心是对新媒体直播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深入介绍,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印尼学子深入了解中国直播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并探讨其在印尼本土的发展与流行趋势。

课堂上,教师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为印尼学员们描绘了中国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景象。从直播平台的兴起,到网红经济的崛起,再到直播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每一个话题都引起了学员们的浓厚兴趣。教师特别强调了直播技术如何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它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为了让学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直播的魅力,课堂还特别设置了一个现场模拟环节。印尼学生们分组进行直播卖货的实践,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模拟了从产品介绍、互动答疑到促成交易的全过程。虽然初次尝试略显生疏,但他们的热情和创意却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下午,印尼学员们又来到了位于宁波的前洋直播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作为当地直播产业的标杆性机构,前洋直播中心不仅拥有先进的直播设备和专业的直播团队,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直播产业链和服务体系。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各个直播间,了解了直播前的筹备工作、直播中的技术保障以及直播后的数据分析等环节。

最令学员们兴奋的是,他们还有机会在真实的直播间进行现场演练。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他们亲身体验了直播的全过程,从镜头前的表现到与观众的互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这次实践不仅让他们对直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期待。

学员们赴宁波得力集团现场学习企业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文创科技产业集团的全球化之路的经验。在得力进出口公司海外人资部负责人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产品发货区间、产品陈列室,听取了有关企业发展历程、产品系列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介绍。学员们对企业的海外市场发展现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积极提问并互动,得力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向国际学生们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大家毕业后加入得力,协助企业开拓市场。

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中印尼两国学生之间的友谊,也为印尼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直播文化、探索职业发展新路径的宝贵机会。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学习经历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印尼丝路学院作为跨文化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中国、印尼两地学生开展短期培训交流,让学生用最直观的方式了解中国出海企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政策法规。通过现场教学,培养学员们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能力,加深校企双方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职业发展思路和实践工作经验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