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学校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切实做好学校新媒体管理工作,不断探索“融媒+育人”新模式,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在网络育人中的积极作用。10月11日下午,学校在融媒体中心召开了2024年度新媒体工作会议。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陈军强,各分院副书记、全校已备案新媒体账号指导老师参加,会议由学校融媒体中心负责人主持。
首先,陈军强为学校第四期融媒体训练营开营授旗。学校依托融媒体中心每年开办融媒体训练营,每年培养学生骨干200余人,为学校培养了很多培养复合人才,通过开展训练营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讲好学校的故事、传播学校的声音,也可以为学校的宣传和融媒体建设提供有力的力量支持。
随后,学校优秀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负责人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团委公众号指导老师陈烁从生产力情况、内容创作和传播效果几个方面汇报了我校团委在新媒体运营领域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与艺术学院“艺言艺语”拾光网络文化工作室指导老师罗俊璐从工作室的介绍、目前取得的成就、优势与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细致地阐述了工作室的运作机制;数字商务学院“数商兴农”网络文化工作室指导老师刘梦柯从基本概况、建设内容、预期成果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工作室的运作情况,阐述了如何将电商直播与网络育人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老师们的发言充分展示了学校新媒体工作的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各二级单位新媒体建设方面形成的蒸蒸日上、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大家表示,将不断提升新媒体的运营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学校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继续实践探索、加油助力。
会上,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胡晓虹解读《关于加快推动学校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校院两级新媒体平台经后在工作考核、内容运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陈军强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提高新媒体传播效果,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要全面提高新媒体作品质量,坚持传播主流声音兼顾青春表达。创新选题策划思维模式,着力绘好校园“基本色”。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师生精神风貌、校园文化文明等策划选题,紧扣校园主旋律开展宣传造势。二要建强校园新媒体联盟,形成校院两级新媒体联动机制。联通融媒“朋友圈”,建强“新媒体联盟”,打造共建共享融媒大平台。依托“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平台,重点与各分院新媒体平台、学生组织建立长期合作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人才共育。三要整合全校专业媒体新闻资源和采编力量,探索成立融媒体学院。抓好“中央厨房”建设,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新闻一体化采集编发,集中力量打造与校园媒体气质相匹配的融合新闻产品,形成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号、视频号等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他强调,《关于加快推动学校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发布代表着学校党委对新媒体工作的重视及支持,希望学校所有新媒体工作者都团结在一起,使学校融媒体工作更上一层楼。
媒体融合是国家战略、大势所趋。近年来,我校新媒体工作推进扎实有效,连续二年获得“浙江省高校新媒体优胜奖”、“天目号优秀教育创作者”、 “全国影响力高校视频号”,连续三年获得浙江省新媒体综合力十强,连三年入选全国“高职高专官微五十强”、连四年获评年度全国优秀职院媒体,连续三年获得“浙江省教育新媒体创新奖”、获评“浙江省十佳校园媒体”,连续两年获评浙江省教育新媒体优秀案例奖。
下一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新媒体工作师生将凝心聚力推进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机制与方式方法,统筹整合校内各类资源,着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高校融媒体中心,努力构建正能量引导、具有亲和力的话语体系,致力讲好工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