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知行合一 铸魂育人”宁波大中小学移动思政课第14课开课了。
千年历史,东方港城,独属于宁波这座城市的港城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此次,来自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位思政导师乔文奇和高雅慈和三名大学生助教,带领宁波海曙区高桥镇宋家漕小学的34名学生,从高丽使馆遗址到中国港口博物馆,由古至今,探索宁波的“海丝文化”。
在使馆遗址,大家还知道了,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而设立的。
自古以来,人们傍水而居,城市因港而兴。“海定则波宁”,这是宁波二字的来历,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宁波以其揽湖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被称之为“海丝活化石”。
可以说,自古以来,宁波不但是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商品贸易的大埠,而且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所以在今天,我们高度重视海洋的权益,这一点非常重要,海洋是我们的蓝色国土。”乔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海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性,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我想成为一名人民海军!”“我想成为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现在的海洋污染严重,我将来想去保卫海洋!”……当问到大家未来有没有关于海洋的梦想时,好几名同学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