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大学生扎实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学校第五届“青言青语”思政课微视频比赛,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进一步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
本次微视频创作比赛以“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讴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创造”为主题,结合宁波红色文化资源,生动讲好建党百年辉煌历程中的奋斗故事和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图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担纲,组织2023级所有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的教学班级参加。微视频大赛历时两个月,共收到学生作品300余份。通过多轮专家评审,最终选出获奖作品47份。
12月13日下午,微视频创作比赛作品展示暨颁奖仪式在思齐楼25C3举行。宣传部部长陈军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靖国华,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董艳,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代表、获奖学生代表等参加了颁奖仪式。本次活动由思政教师郑炳主持。
陈军强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青言青语”微视频比赛五届来,创作了一大批“小正大”饱含深情的作品,挖掘了一批新锐的微电影、短视频,已然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传播青春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是探索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政课教学的生动实践,是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充分结合,也是思政文化品牌的提质培优。他就今后继续办好比赛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精心组织、确保质量,以此活动为契机,打好基础、发掘优秀的种子选手,为获得更高的奖项做好准备;二是要认真制作、学以致用,在创作过程中实现思想认识、创作水平、新媒体运用技能等多方面的提升;三是要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真正使得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毕生难忘、终身受益”的课程。
随后举行了颁奖仪式。
获奖学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AI2322班吕嘉诚说:“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小伙伴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拍摄内容作了多次讨论、仔细研究。希望通过作品能够传达出我们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工商青年力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决心。”
智汽2311班陈观阳同学说:“身在宁波,心在宁波。之所以选择以‘宁波帮’为主线,是因为身为一名工商学子,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参观校史馆等途径,了解到‘宁波帮’为建设家乡做出的贡献,这让我们倍感亲切,也希望成为他们的一份子,为建设宁波做贡献。”
现场还对本次微视频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进行了展播,精巧的构思、生动的内容、真挚的表演以及个性化的拍摄手法,用“小切口”体现“大主题”,将“大道理”转化为大家易于接受的“小道理”,由浅入深、由“微”至“宏”、声情并茂,使同学们深化了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
指导教师代表乔文齐老师分享了指导经验,她认为,创作成功的微视频作品需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要有形式,注重设计,在视频内容架构、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下功夫;二是要有故事,不空洞,言而有物,讲身边的故事、有趣的故事、动人的故事、有意义的故事。三是要有态度,坚定地表达自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靖国华总结讲话指出,在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不仅是微视频的接受者,也是微视频的优秀创作者。以短视频“小屏幕”打造网络思政“大课堂”,通过强化选题策划、转换话语方式、提高内容质量,打造网络育人文化精品,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萌起来”“潮起来”,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此次微视频作品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又围绕自身成长困惑、探寻成长路径、关注时代发展,因此,本次比赛既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是新时代青年关爱自己、关心社会的良好机会。她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为契机,从价值迷茫中摆脱出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定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扎实学习、积极创新的人生追求。
微视频虽“微”,但能够见微知著,以“小切口”体现“大作为”。微视频创作比赛弘扬红色文化,讲述时代故事,不仅让同学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自觉融入到作品创作中,更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牢记铸魂育人使命,利用“以赛促学、以赛促行”的鲜活形式,继续办好“青言青语”微视频创作大赛,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走深走实走心。